沙漠因缺乏水綠色植物很難生存,按科學家說法氧氣全部是從綠色植物來,那麼沙漠應該是非常缺氧的地方?
我個人去過沙漠,沙漠的氧氣豐富,一點都不差於綠樹茵茵的森林。
反倒是高山,光是2000多公尺的阿里山就讓我害嚴重的高山症,最嚴重的一次,因氧氣缺乏害我肺葉下方因過度換氣及液體聚集,一部分肺泡因此破裂萎縮,非常痛苦。
阿里山不是古木成群?為何會缺氧呢?
從物理學來看,氧氣比重較重,受地心引力影響會沉積在通風的低窪地方,高山上的空氣多數是較輕的氮氣,所以高山症的人會飽受折磨。
相反的低平的沙漠地區,從來不缺氧,他們的氧氣從哪兒來?綠色高山上流下來?
綠色高山離沙漠如此之遠,能如此快的氧氣將傳遞下來嗎?當然是不可能,阿里山自己當地的氧氣都不夠用,但明明低平的沙漠地區氧氣非常豐富,不是違反科學家的說法嗎?
事實是,科學家沒發現另一個重要的氧氣來源,就是我要介紹給大家的「雷射製氧」。
大家都知道離地25公里高的天空有臭氧層,臭氧的比重是空氣的1.7倍。
剛剛提到的氧氣因為比空氣重,會因地心引力對流而存在低窪地區,可是當你查清楚氧氣比重只有空氣的1.105倍時,你會發現其中一定有蹊蹺!
為什麼比重是空氣1.7倍的臭氧會違反物理定律,長期長在離地25公里的高空?而比重是空氣1.105倍的氧會乖乖遵循物理定律下降到低窪處?還害我在高山上得高山症!!!
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個現象:
陽光照至地球大氣層上,橢圓形的大氣層讓陽光在離地200多公里至800多公里間形成兩個熱聚焦點,熱聚焦點附近形成許多熱離子,白天1500度C,晚上1000度C,南北半球各一個,在南、北緯0~30度附近,同時太陽的極紫外線、遠紫外線、X光等危險光線分別在離地50~100公里之高空聚焦形成一個焦點,(每一種光線坡長不同,在不同高度聚焦),並耗盡了這些危險光線的能量,這些聚焦點附近產生出許多冷離子出來(這原理就是1997年朱隸文得諾貝爾獎的「雷射製冷」),光線越強,冷離子越多,溫度零下負100度附近。
其中冷離子成分與地表不同,不是以N2、O2為主,反而多數是激發狀態的O+(氧正離子)、O-(氧負離子)、 O3-(臭氧離子)、NO+(氮氧正離子) 、NO-(氮氧負離子)、OH+、OH-(氫氧正負離子)、CO+(碳氧正離子)等。
這些現象隱含著極紫外線、遠紫外線、X光等危險光線在大氣層上聚焦;耗盡能量,事實上並未做白工,除了「雷射製冷」形成極冷的冷層外,這些危險光線被大氣凸透鏡聚焦至極高的光密度時,一直大量的將水氣(H2O),氮氧化物(NO+、NO-)、碳氧化物(CO2、CO、CO-、CO+)等離子化,形成臭氧,而臭氧比重較空氣重1.7倍,便先沉降至離地25公里之中高空,形成臭氧層,臭氧在穩定狀態下,隨時分解變成氧氣,氧氣比重較重,會受地心吸引,對流回地表,遍布整個地球。
留言列表